医院新闻/ Hospital news
“我不是英雄,只是我必须要去做,职责所在……”
“我不是英雄,如果不在医疗这个岗位,我可能不会挺身而出”,这是一段自嘲式的开场。“只是我必须要去做,职责所在,只要我们干着医疗的事业,那你就有责任去做这个事……”
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一段最真实最直白的文字,这是我院周爱华护士长内心的独白。
周爱华一直关注武汉疫情的发展,春节前,她就在领导帮助下将发热门诊物资、设备、药品进行检查,处于备用状态。同时,对从各个病区抽调临时组建的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团队进行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理论知识学习,了解此病的流行病学概况,临床症状和治疗特点,以及如何防护、消毒、隔离等。可是她还是没有想到战斗来得如此迅猛,偏偏又是在春节期间。
面对疫情挺身而出
正月初一下午15点16分,还在乡下老家的她接到值班护士的电话,说有人由发热门诊住进隔离观察室了。放下电话,周爱华第一时间赶紧从乡下赶回医院,同时汇报护理部,紧急调动相关护理人员,做好收治工作。并立即应对病人收治紧急进行物资调配,增设隔离观察床,建立临时缓冲间,人员排班,病情记录……事无巨细,样样要安排。由于临时组建隔离观察室,大家需要对新环境适应、对新流程熟悉,值班人员频繁联系周爱华咨询求助。每天她都要接到很多电话说得口干舌燥,手机每天能打没电3次。协助她工作的同事宋灵云看着她忙个不停:“护士长,上你这种班,半天就让人崩溃了,这个电话还没结束,下个电话又来了,到处需要协调。您真是太辛苦了!”对于需要采取隔离的病人,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疏导他们的心理,出院居家继续观察者我们要指导居家隔离注意事项,每日致电随访观察。
想尽办法节省物资
为了节约物资,我们的医护人员每4小时换一次班,在工作时间尽量不要喝水,有的人嘴唇都干裂了。尤其是用剩2个N95口罩了,只能通过反复消毒使用近1周。对于非常时期还能给医护人员捐口罩的爱心人士,周爱华向他们表示深深地感谢!
感谢团队辛苦地付出
说到要感谢的人!周爱华要特别感谢她的团队!从正月初一开始到今天,周爱华在初四,初八,十三一共只回过3次家,其余时间都是在单位度过的。在单位期间,吃睡都和她的团队在一起,困了就和衣而卧跟值夜班的孩子们睡在一起,挤在诊疗床上睡觉。有的孩子很可爱,怕打扰我,问夜里自己有没有打呼;有些孩子遇到困难解决不了打电话来说:“护士长打扰了,知道您特别忙,我都不好意思打电话给你,但是需要你协调!”;张瑶瑶这个孩子从21号到今天,已经在隔离病区待了近20天了,问她是否吃得消,她总和我说护士长我没事,有事会跟你讲的;陈丹丹这个孩子特别勇敢,总把一句“我行的”挂在嘴边,而且还会关心人;尽管疫情期间,大家心情都很凝重,不过还是有的孩子很幽默能把欢乐带给大家,“人家觉得被隔离在家闷得慌憋得慌,我们好想被憋在家里哦,但是没有办法还是要负重前行啊。”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病区,但很快拧成一股绳。彼此之间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比我累比我苦的人多的是,感谢我的团队,靠一个人做不成任何一件事,我只不过是帮孩子们做好协调,冲锋陷阵的还是孩子们!在这里同时还要感谢的是每天都赶过来支援的6病区胡宇护士长和8病区陆殿霞护士长,谢谢!
感谢家人默默地支持
说到要感谢的人还包括默默支持她的家人,提到这里周爱华一度哽咽,初次回家的那天,儿子对我说:“妈妈你晚饭吃了吗,我给你热晚饭。”家人的关心也是支持她的动力。高三的孩子学习任务重,应该妈妈照顾好他的起居,然而她却做不到,内心有愧疚。想再多谈些有关她儿子的事,周爱华连忙打断,不谈了,不谈了,谈起我会流眼泪的,会夜里失眠。
突发晕倒仍心系工作,偷偷抹泪只因同事发烧
周爱华每天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中。在高强度下机器也有故障的时候,2月8日07:30左右,她在调整完预检分诊的布局刚回办公室突然晕倒了!领导让她休息,但她人休心不休,躺在床上接电话、回微信,指导协调各方面工作。她真是钢铁侠吗?不!其实,这段时间她也因着急而偷偷抹过眼泪,不是因为自己,而是预检分诊的一个孩子发烧38.5°,当时心就揪起来了,虽然防护措施指导已经到位,但这个病毒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而且预检分诊遇到许多发热患者。幸运的是经过几天挂水烧退了,这个时候心里石头才落下来。
翘首期盼愿早日平安
硝烟没有散去,战斗还没有结束,但胜利就在眼前。周爱华在此呼吁大家,响应钟南山院士的号召,宁可我们在家里闷几天也不要到处乱跑了,不要再有二代三代病人出现,同时,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国人都平安!